找到相关内容2124篇,用时1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巴沃仁波切对佛法初学者的开示—— 皈依·依止上师·素食·修行次第

    修行佛法、去传播佛法,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好、最直接的方法。为什么现在世界上会有非常多的战争呢?这是因为有些人的心中存在贪、嗔、痴,还有他们不相信因果,没有慈悲心,所以产生了个人的冲突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,战争是这样产生的。我们如果想要世界和平的话,就要修行佛法、传播佛法,因为佛法讲到要遵守因果,也要有慈悲心,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断除了,有了慈悲心,相信因果的话,世界上自然而然就不会有战争和冲突。为...

    巴沃仁波切

    |皈依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1114626994.html
  • 谈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优婆塞

    ldquo;疑结”。以三三昧对冶了结,结既断,则烦恼亦灭,所以断结此断烦恼更彻底。   二、斯陀舍果:   修斯陀含果者,是结已断、已知以後,则巳薄,故能成就斯陀含果。者,郎...而忿怒,心浮躁而易动。瞠恚亦属见结,见结断则瞠薄。   痴:凡心生迷闱者郎戍痴,因为心性的光明因痴而合钝。迷於事理,疑於正法,郎戍痴。痴属疑结,疑结断则痴薄。   既薄,则不为毒害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026589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自修与人众共修,两者其意义有何差别?

    解脱(焚语vimoksa)法门。   第三自修之人应具足有恒心毅力不拔之心,不达彼岸终不止休。   第四有深信不移之心,截断无明(梵语avidya)。   第五防止俱生我执懈怠心。   第六...drsti),行为方面也都上了轨道,一一皆能自动自发用功加行,这是值得赞叹与鼓励的。若是自修者其心软弱懈怠,不具恒心毅力,又无正见增上,不通如来圣法,贡高我慢,无明丛生,如此弊病而自修者,不但与修行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64312946.html
  • 修道之省思要点

    贪嗔痴为志向,以出世为利生的利器。 3.慕灭:├─寂止--多忆念涅槃( 灭尽) 及其所生诸功德,心生向往。 └─无为--对世间只做好责任,不要求什么、不成为什么。 ┌─正见─相信非断非常三世因果、善恶、圣贤(佛陀、阿罗汉等)、 │ 涅槃。一切知见指向“苦、无常、无我”而进趣灭苦。 ├─正志─志向于灭,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1250320.html
  • 净慧法师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

    在于悟,茶的精神在于雅。悟的反面是迷,雅的反面是俗。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参悟的过程,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。迷者迷于贪嗔痴,悟者悟于戒定慧。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,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学。人生执而不觉,是为迷失之人生;人生修学而恒觉,是为觉悟之人生。人生执而迷,不离日用事;人生修学而觉,亦不离日用事。人生在日用事中迷,人生亦在日用事中觉。迷失与觉悟,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,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1858329.html
  • 净慧法师演讲摘录

    文化的根本精神。  禅的精神在于悟,茶的精神在于雅。悟的反面是迷,雅的反面是俗。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参悟的过程,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。迷者迷于贪嗔痴,悟者悟于戒定慧。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,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学。人生执而不觉,是为迷失之人生;人生修学而恒觉,是为觉悟之人生。人生执而迷,不离日用事;人生修学而觉,亦不离日用事。人生在日用事中迷,人生亦在日用事中觉。迷失与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51963302.html
  • 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

    悟,茶的精神在于雅。悟的反面是迷,雅的反面是俗。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参悟的过程,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。迷者迷于贪嗔痴,悟者悟于戒定慧。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,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学。人生执而不觉,是为迷失之人生;人生修学而恒觉,是为觉悟之人生。人生执而迷,不离日用事;人生修学而觉,亦不离日用事。人生在日用事中迷,人生亦在日用事中觉。迷失与觉悟,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,同在...

    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3663377.html
  • 三世宗萨仁波切浅谈佛法

    且让我们和他来次心灵对谈吧。  一利美运动”简单地说,就是告诉佛教徒们不应有任何派别差异的观念,这是因为凡是佛法,无不旨在熄灭吾人的贪、嗔、痴,故若妄加分别之,乃是与道相违的。准此可知,“利美运动...一位划时代的人物,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修学佛法,进而从贪、嗔、痴中解脱出来。  仁波切表示,要超越,并安住于无分别的心境,除了通达教理之外,重要的是还要修习止观。就教理而言,龙树菩萨的“中观”诚...

    朱纪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067624.html
  • 上  网

    引入了解脱正道。   然而,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。因为网上所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,很多青少年整日沉迷于此,并且因为不能善加辨别而增上烦恼,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。一些出家人也不问闻思修,而对色情、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方便与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601104269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请解释一下,"有漏皆苦"的意义。

      赵朴初答:"漏"就是烦恼。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,无常无我的道理,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,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"我",或为"我所有",这叫做惑,惑使人烦恼,所以又叫做烦恼。烦恼种类极多,贪(贪欲)、嗔(嗔恨)、痴(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)是,加上慢(傲慢)、疑(犹疑)、恶见(不正确的见解,如常见、断见等)为六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421110699.html